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新区动态

金普新区:扬改革风帆立发展潮头

信息时间::2019-10-15

字体:[小]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从35年前的“神州第一开发区”走来,金普新区走过改革创新的万水千山,改革创新已经成为这片热土深植的基因,先行先试已经成为区域跨越式发展的灵魂。 

  新时代的金普新区,以大连“两先区”建设先行者、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领跑者的姿态,全面深化改革,勇于先行先试,持续推进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新区落地生根。 

  201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考察东北三省,主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指出东北地区发展存在的“四个短板”时,第一个就是体制机制,在提出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六个方面要求”时,第一个就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 

  牢记总书记嘱托,一年来,金普新区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改革破题,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新一轮改革帆扬潮涌,高质量发展向前迈进。

  新一轮改革是金普新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使命要求,是加速东北振兴的有力探索,是“‘两先’建设、金普先行”的重要举措,也是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在国家对金普新区作为全国第10个、东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的“一地一极三区”发展定位中,“三区”之一即为“体制机制创新与自主创新的示范区”。体制机制活,则满盘皆活。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金普新区把新区的改革置身于关乎新区发展方向与前途的大背景当中,置身于新区在大连、辽宁、东北振兴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当中,来进行定位、定向,拉开新一轮改革的大幕。 

  对金普新区建设发展高度重视的省委省政府,给予新区新一轮改革极大关注、厚望和支持。针对新区的体制机制,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遵循“小政府、大社会”建设原则,优化各功能区管理模式,建立同市场完全对接、与国际规则和新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市委市政府更是把金普新区作为全市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对新区新一轮改革多次研究部署、多次协调推进、多次督办落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谭作钧2018年7月9日在会议讲话中要求,金普新区要重拾“闯”字精神,冲破观念障碍,突破路径依赖,打破体制藩篱,发挥制度优势,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2018年8月16日在调研时强调,金普新区要当好改革开放的促进派和实干家,坚持问题导向,勇于刀刃向内,统筹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全市改革树立标杆、作出示范;今年3月11日在调研时又强调,金普新区要在体制创新上有新突破,提高行政效能,增强发展活力;要在机制创新上有新突破,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调动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积极性…… 

  时代呼唤,省市要求,人民期待。金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下定决心,来一场破釜沉舟的改革,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新一轮改革,金普新区强化问题导向,是一场认识高、决心大、力度大、难度也大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重构性改革,是一场攻坚战

  今年2月22日,金普新区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召开。本着统筹推进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国企改革、自贸区和园区改革以及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新一轮改革以势如破竹之势,有力有序全面推进。 

  “金普新区就是因改革开放而生的。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场改革不是小打小闹,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重构性的改革。”对新一轮改革,市委常委、金普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鹏宇这样说。 

  金普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同志阐释,金普新区新一轮改革,是新区反思过去、把握现在、开拓未来的一次革命。35年来,区域的发展有辉煌的成就,也有积淀的问题,一些问题已经到了非改不可、不改不行的紧迫地步。通过新一轮改革,对行政区、功能区、街道管理体系进行全新设计,构建“行政区为统领、三大功能区错位发展、各街道守土尽责”的管理架构,就是使机构设置更加科学、主责主业更加明确、职责边界更加清晰、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一切从发展出发、一切为了发展,重塑新区的管理体系和发展格局,更好发挥新区的优势和作用。 

  改革必然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需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

  党政机构改革

  ——新区设置党政群机构29个,机构规格全部由副局调至正处,部门正职全按正处配备,人员身份彻底理顺。通过机构的重新设置,职责的全新调整,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生产关系更好地服务生产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事业单位 改革

  ——新区通过跨部门整合,将167个公益性事业单位优化重组为16个中心,精简比例达到90.5%,使事业单位的资源资产得到优化整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创造活力有效激发。在此基础上,新区正在探索创建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之间对口指导、人才共享、双向评价等工作机制,以形成机构有分有合、业务指导精准、人才互通互享、考核评价有力的管理运行机制。

  国企改革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新组建大连金普新区海绵城市、生态环境、美丽乡村3家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市场化的招聘、市场化的经营、市场化的薪酬等,对新区存量173家国企形成强有力的示范、激励、带动效应,使新老国企都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标准和市场要求做强做优做大,努力让国资国企成为支撑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市场化的招聘,新组建的3家公司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等在内的所有岗位,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吸引3609名海内外各类人才报名,报名人数与招聘计划数之比平均为43:1,个别岗位达107:1,为新区国企单次招聘人数之最,从而使招聘真正做到优中选优。

  自贸区和园区改革以及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正在进行的自贸区和园区改革,是新区新一轮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园区改革不仅被作为全市的试点,自贸区和园区改革同时也将为新区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探路。 

  今年9月3日,新区举办园区改革讲座,李鹏宇发出誓师令:园区改革是“华山一条路”,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要举全区之力打赢攻坚战。 

  攻坚,就要啃“硬骨头”。作为项目建设主战场,金普新区各类园区数量多达21个,但大园区套小园区,不仅园区之间的职责边界不清晰,新区、园区、街道之间的职责边界也不清晰,相互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合力。项目建设主战场的引擎作用也未能有效发挥,“双湾”之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多年开而未发;普湾经济区大量土地批而未供,开发强度不高,单位面积投入产出率极低,投入产出占用资源极不匹配。 

  数量多,占有的土地等资源多,人员也相对集中,活力效能却不能达到预期。“园区之痛”可以说是萦绕在新区人心头之痛。“园区之问”如何作答?“园区之路”路在何方?“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新区园区改革剑指问题、破除症结,对标学习借鉴全国先进园区经验,制定园区改革路线图—— 

  数量上,坚决做到精兵简政。对21个各类园区进行清理、整合、撤销,保留自贸区(保税区)、普湾经济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3个,压缩86%; 

  职能上,坚决聚焦主责主业。校准国家对开发区的管理体制要求,恢复原有开发区创建之初的体制优势,园区主要承担经济发展、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职能,剥离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交由新区和街道承担,实行错位发展; 

  权限上,坚持以“放”为原则、“不放”为特例,围绕园区履职所需,赋予园区最大程度的经济管理权限,实现“园区的事园区办”; 

  人员上,一律走市场化之路,全员聘任、转换身份、绩效管理、末位淘汰,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实行“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创新开发运营方式。 

  自贸区则与保税区合署办公,打造“一个片区、一个机构、一个队伍、一个职责”的全新体制,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块和大连保税区区块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构建完整统一的自贸区空间格局,实现整体规划、一体推进。 

  真正让保留的3个园区的发展功能充分聚焦、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发展效果充分彰显,使这三大功能区真正成为引领新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真正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高薪,使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真正让“金普效率”成为新区新名片,达到“按下快进键、干出精气神、跑出加速度”的境界——这,就是新区园区改革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

  把改革进行到底,重整行装再出发的金普新区,跑好“接力棒”,当好先行者,“三个走在前列”前景可待、未来可期

  改革是系统工程,是不断深化的过程。金普新区新一轮改革,既有“瘦身”又有“强体”,既有“物理变化”更有“化学反应”。目前,随着改革的渐次深入,改出了全区干部的精气神,改出了全区争分夺秒的工作状态,改出了全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已经显现。

  自贸区制度创新持续突破。集装箱码头股权整合新路径和“冰山模式”开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新路径两项创新成果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保税混矿监管模式”、“进境粮食检疫全流程监管模式”两项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船舶融资中心助力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创新案例入选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创新成果。在全国首推“商事登记五位一体确认制度、危化品经营许可信用承诺制度、政银一体化制度、非侵入式稽查制度”等6项创新案例,还在全国率先推出主体资格行政确认规范标准,正式启用国际通行的做法和技术语言来规范行政行为。大连片区在全国第三批自贸区制度创新排名中位居第四。年初至今,新增市场主体6417户,其中企业6093户,同比增长62.87%。

  创新驱动取得新成效。“宽带金普、满格新区”建设提速。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26家。蒂森克虏伯研发中心、医诺生物研发总部基地、中冶北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日本电产研发中心、欧姆龙研发中心等多家战略性支柱性产业研发中心陆续进驻新区。金普新区(智能)装备制造示范基地跻身全国五星级示范基地。

  项目建设再掀新热潮。年初至今,中交、中铁、中化、中电科等30余家“中”字头央企纷纷抢滩新区,央地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综合开发、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合作力度持续加大。同时,新区以“2019项目浪潮年”为抓手,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强力推进300余个项目、投资规模3000多亿元,“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建设热潮在全区已然形成。

  开放合作打造新前沿。坚持区级领导“每月一访”赴日开展招商推介,推动新一轮对日合作的项目承载地——“新日本工业团地”上升为国家战略,创建中日经济合作示范园区。今年4月22日,日本电产工业园项目、京都风情街项目正式落户新区。日本电产工业园项目计划在新日本工业团地建设电动汽车马达生产及研发基地,自身投资7亿美元,带30余户企业进驻、总投资达到26亿美元;京都风情街项目位于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整体规划以日本京都二年坂、三年坂及京都地区商业为蓝本,已于今年7月28日奠基,项目建成后游客可以“到大连,游京都”。同时,新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和中国—中东欧“17+1”国际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迪拜海外仓、阿曼杜库姆产业园、苏哈工业园等项目正式签约,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合作项目正式启动。对俄合作实质推进,对接中俄地方政府合作发展基金,中俄合作示范园区创建开局良好。

  同时,新区发扬斗争精神,推动“双湾”发展困局逐步破题。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和普湾经济区作为未来新区崛起的希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新区从规划设计调整、基础项目先行、整顿土地秩序入手,激活存量,引进增量,打造公平环境,破解小窑湾十年开而未发的局面,策划了金牌教育园、国际村、文旅产业、工业设计、数字产业、传媒岛等一些引领性的产业和项目,其中,备受瞩目的金牌教育园已于今年10月12日开工建设。集智策划普湾的发展,有序推进新日本工业团地、筑波科学硅谷、足球小镇、职业教育基地、新兴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申报国家“乡村振兴及特色小镇绿色发展”示范项目以及中国康养基地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力争获得国家重大专项支持。目前,小窑湾5个项目开工、15个项目加快推进,普湾11个项目开工建设、16个项目进展顺利。

  优化营商环境,不断释放市场活力。集中出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6个“金十条”,内容涵盖自贸创新、招商引资、人才服务、住建审批、市场监管、文化产业6个方面,通过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构筑金普新区发展新优势,全面叫响“山海关不住,投资到金普”的城市品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大力推进“一网通办”,金普一号“马上办”专线受理企业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进一步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英特尔等企业纷纷对“金普效率”点赞。新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获评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金普新区获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称号。

  改革与发展相伴相生,永远在路上。发展无止境,改革就无止境。金普新区新一轮改革还在不断深化探索之中。 

  “努力在大连‘两先区’建设中走在前列、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走在前列、在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中走在前列”言犹在耳,这个目标被金普新区牢牢锁定! 

  扬改革风帆,立发展潮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美好的愿景,正在金普新区创业者的奋斗中变成现实。 (记者 马永锋 张萍)


责编:新闻中心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