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部门动态

金普新区2017年增殖放流工作正式启动

信息时间::2017-04-13

字体:[小]

  渔业增殖放流是增加渔业资源,保持物种延续,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平衡,促进金普新区渔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根据农业部《关于做好“十三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意见》、《大连市海洋渔业“十三五”规划》以及《2017年大连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金普新区农业局制定了《金普新区2017年增殖放流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了顺利完成增殖放流工作任务,真正做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方案中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增殖放流项目管理,深化监督管理机制。

  金普新区农业局高度重视增殖放流工作。按照金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部署,4月12日,金普新区农业局召开了2017年金普新区增殖放流工作专题会议,对2017年的增殖放流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和部署

  一、成立了增殖放流领导小组

  成立了以金普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纪政同志担任组长、金普新区农业局局长孙强同志担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及相关街道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监督组、综合组、清理看护组三个工作小组对项目各项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二、明确了工作内容及目标

  方案中明确了放流品种、放流规模、海区、数量及预期目标。根据方案要求,我区将在新区所辖的黄、渤两海海域放流各类苗种共7.9075亿尾(头),苗种资金合计1720万元。其中:中国对虾6亿尾,日本对虾1亿尾,三疣梭子蟹8625万粒,褐牙鲆鱼苗450万尾。中国对虾按全汛平均每公斤尾数为40尾、回捕率为2%,均吨值20万元计算,预期直接增加中国对虾300吨,产值可达6000万元;日本对虾按全汛每公斤尾数为40尾,回捕率1.5%,均吨值20万元计算,预期直接增加日本对虾产量37.5吨,产值可达700万元;三疣梭子蟹按全汛平均公斤只数为8只,回捕率8%,均吨值6万元计算,预期直接增加三疣梭子蟹产量862.5吨,产值可达5175万元。预计三个放流品种可为渔民共增收1.1875亿元,综合投入产出比可超过1:6.9。

  三、规定了工作进度安排

  整个增殖放流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3月上旬-5月上旬),招标确定放流供苗场家,研究方案,扩大宣传,培育苗种、检验检疫及监督检查;第二阶段:放流验收(5月上旬-8月下旬),委托第三方全权负责放流苗种的定性定量验收,并且由渔业处和水产服务管理站对第三方进行全程监督;第三阶段:回捕调查与效果统计(9月上旬-11月底),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做技术指导,对全区境内的增殖放流统一开展跟踪调查和效果评估。

  四、加大了监管管理力度

  为确保2017年增殖放流工作的每个实施环节都得以有效落实,保证放流苗种的质量,真正起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良好效果,2017年除延续往年的监督管理机制外,实施方案中深化了监督管理机制,在工作监督组中除新区农业局相关人员外,增加了人大代表3名、政协委员3名,渔民代表3名,对增殖放流各项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督,有效扩大了社会监督范围,进一步保证了增殖放流工作的公开透明,从而为2017年增殖放流工作的圆满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责编: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