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连自贸片区正式挂牌,金普新区正式进入“自贸时代”,如何加快自贸区建设,成为新区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金普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坚持“为人民管理城市”的核心理念,推行“721”工作法,以此“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打造一支一流城管执法队伍,为大连自贸片区建设保驾护航。
所谓“721”工作法即在管理工作中,70%的问题通过人性化服务解决,20%的问题通过精细化管理解决,10%的问题通过规范化执法解决,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
让70%的问题通过人性化服务解决,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例如解决小商小贩问题上,即不能“赶尽杀绝”,也不能放任自流。在管理工作中,要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以达到良好的市容秩序。为此,执法局改进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定时段、定区域、定业态、定人员、定经营方式”的“五定”模式,即经营数量上的疏堵结合、经营时段上的疏堵结合、经营地段上的疏堵结合、经营业态上的疏堵结合及经营业主籍源上的疏堵结合。规范疏导小商小贩的经营行为,以达到以小商小贩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城市日常市容秩序在数量上、时段上、区域上、业态上的有效管理。
人性化服务还体现在执法上。执法局要求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柔性执法、构建和谐城管”的执法理念,坚持“一宣传、二规劝、三警示、四处罚”的柔性执法“四步走”模式。一宣传,即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到店面、到商铺、到流动商贩;二规劝,即以宣传教育为先,规劝为主,争取赢得管理相对人的支持与配合;三警示,即对规劝无效的管理相对人发出警示通知,将违章时间、地点、行为记录在案,以示警告下次处罚;四处罚,即对屡次教育不改的违章户实施行政处罚。通过这种柔性执法模式,管理相对人支持配合多了,纠章引发矛盾也少了。
20%的问题通过精细化管理解决。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传统方式已经逐渐无法适应城市管理发展的新需要,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执法局通过将城区所有的城市管理事件、部件进行数据普查,建立身份系统,换分为万米网格,建立起统一的指挥管理中心,即金普新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按照“城市管理精细化、数字化、社会化、低碳化的四化工作思路和着力推进绿化、照明、交通、供热、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集运处八大体系建设的工作方针”,建立专门的信息采集和监督队伍,对整个城市管理实施精细化、常态化的作业管理,确保了城市管理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解决。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搭建使城市管理工作实现实时、高效、常态管理。同时,为方便市民参与,建立了执法局官方微信、微博平台,城市管理实现人人参与、互联互动。
10%的问题通过规范化执法解决。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将坚持“四个做到”,做到依照规定穿着制式服装和佩戴标志标识;做到从事执法工作时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做到执法过程中坚持语言文明和举止规范;做到执法活动实行全过程记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坚决杜绝粗暴执法,使文明执法在具体工作中得到全面彰显。
下一步,执法局将深化“721”工作法。采取构建问题导向、事项区分、责任清晰的清单式管理,推行智慧化城管APP、执法督查微信群等工作平台。要在数字化城管平台基础上,开发数字化城管执法分系统,着手启动智慧城管系统建设,提升完善现有数字城管系统功能和作用。要实现执法队伍三个转变,即“单一执法”向“管理服务”的理念转变、“硬性执法”向“柔性管理”的方式转变、“执法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树立起新区城管执法队伍新形象,为全面推进金普新区和大连自贸片区发展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责编: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