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沙河登化断面属于国家考核断面,2016年水质为Ⅴ类,属于超标断面。登化断面及登沙河全流域的水质情况,一直是中央环保督察重点关注的问题。为切实治理好登沙河流域污染问题,改善河流水质,金普新区通过强力治理,从今年4月起登化断面的水质连续3个月实现达标,上半年均值也实现达标,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
落实属地责任编制达标方案
登沙河是金普新区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地表河流,河长25.7公里,流域面积229平方公里,共有支流13条,流域人口7.9万,流经向应、华家、登沙河三个街道。登沙河下游登化断面是国家在金普新区考核的唯一入海河流断面,《大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要求登化断面要在2017年达到Ⅳ类水体目标。
金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切实落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加快推进河流流域污染源治理和河道综合整治,建立河流管理制度化、常态化工作机制。新区管委会编写了《金普新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登沙河水体达标方案》,2016年11月,通过市环保局组织的专家评审报市政府备案同时报市环保局,并在金普新区政府网站公示。
多管齐下各项治理全面铺开
金普新区管委会从狠抓工业污染源整治、加快乡镇生活污染源整治、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治理、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河道清淤、实现饮用水源全过程监管、严格新建项目管控、落实“河长制”管理等8个方面细化登沙河水体整治工作,明确各责任单位具体任务分工。新区管委会领导、街道主要负责人、村委会负责人分别担任河长、河段长和河道管理员。在登沙河流域各段,设立了36块“河长”标志牌,标注河(段)长姓名、职务、监督电话等,并向社会公布。
在养殖户分散地区,要求各畜禽养殖企业、养殖户修建防雨防渗防漏畜禽粪便堆积场,共计完成93家畜禽养殖企业、养殖户整治工程。在养殖户密集的向应街道城西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集中式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转运工程,总投资895万元。目前该项工程已完成场地平整,计划8月份竣工,10月份完成试运行。
建立河道巡查保洁长效制度,清除河道河岸垃圾、淤泥和漂浮物。目前已清理登沙河干、支流河道72公里,清理垃圾淤泥70万立方米,累计投资1100万元。
对沿线生活污水直排加强集中处置,在向应街道和登沙河街道村屯建设提升泵站和截污管网,将向应街道中心区域生活污水收集至华家污水处理厂,将登沙河街道生活污水收集至登沙河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置。目前向应街道新建管网12公里,项目投资346.5万元,输送污水200吨/日;登沙河街道新建管网4.8公里,项目投资1800余万元,可输送污水1000吨/日。
同时建设多座橡胶坝,营造生态环境,提高河水自净能力。在登化断面上游和9号支流修建2座橡胶坝,同时启用1~5号橡胶坝,对河水进行拦蓄。
强化现场督查狠抓工作落实
金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对登沙河水体达标整治工作高度重视,多次督办、召开现场办公会。管委会督查室先后两次进行专项督查。通过各部门齐心协力、大力合作,目前登沙河全流域,尤其登化断面整治效果已初步显现,经金普新区环境监测中心监测,今年4月氨氮0.692 mg/ L,达到考核标准1.5 mg/ L;5月氨氮1.07 mg/ L,达标; 6月氨氮0.188 mg/ L,达标。从4月份开始,登化断面水质已连续3个月实现达标,上半年均值也实现达标。
责编: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