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部门动态

央视关注普湾企业 |钒电池构筑能源绿色未来

信息时间::2025-03-12

字体:[小]

3月11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河山添锦绣”两会特别节目

聚焦位于普湾经济区的

大连融科储能全钒液流电池

储能装备制造基地

内容如下:

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关键环节,储能是发展利用绿色能源的基础。在辽宁大连,有一家全球独角兽企业,正以自主研发生产的新型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设备助力绿色未来。

总台记者 陶泽文

【全球最大智能制造基地 新型储能设备高效诞生】

我现在来到的是大连融科储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制造基地,这里不仅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而且现代化程度也最高,同时,整座基地通过密布光伏设备实现了太阳能的全覆盖,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工厂。此刻,在我所在的这座智能车间内,各种不同类型的智能机器人正在与技术工人紧密配合,满负荷运转,进行着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设备的部件生产和组装。

【外表普通能力强 绿色环保应用广】

大家一定非常好奇这套设备的样子,我现在手边的就是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设备的微缩模型,外观看起来就像常见的集装箱。它由两大部分构成,一个是下面这两个箱体,里面是钒电解液装置,另一个是电池电堆。作为这套设备的关键,钒电解液占了电池设备总成本的一半。这些颜色鲜艳的液体就是钒电解液,里面是不同价态的钒离子,在电解液装置中通过发生精密的化学反应来储存电能。钒电解液不易燃、不易爆炸,安全性非常高,同时它的储能容量也很大,这套设备可以储存3000度的电能。如果按照每户家庭每个月平均用电200度来计算,它可以保障15个月的用电量。成百上千个集装箱式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设备可以像拼积木一样进行组合,能够快速简单地形成一座大中型甚至超大型的储能站。钒这种物质来自于钒矿,我国钒矿储量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总量的47%以上,发展这种新型储能得天独厚。与生活中常见的锂电池、铅酸电池相比,全钒液流电池更为绿色环保,使用寿命也达到了20到25年左右,循环充放电近20000次。同时,整套储能设备可以在零下35摄氏度极寒天气到零上5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下正常运行。

【新型储能不同“钒”响 引领绿色新未来】

当前,我国正大力发展利用风力、光伏等绿色能源。2024年,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4.5亿千瓦。但风光等新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而主要用电负荷集中在东部沿海区域。在能源转移的过程中,如何稳定高效地储存是非常必要的基础,全钒液流电池能满足能源大基地的大规模长时储能需求,确保大电网的输电。目前,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已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各地启动,像大连的全球首座100兆瓦级液流电池储能电站、新疆阿克苏的全国最大全钒液流构网型独立储能项目,以及不久前刚投产的吉林松原的全国首套严寒地区大型全钒液流电池共享储能电站等。这种新型储能方式,正在我国绿色转型的全新能源体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责编:普湾经济区管委会办公室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