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积极探索城乡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其中,金普新区光中街道光明社区的“1134”工作法脱颖而出,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优秀典型案例,为全市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光明社区的“1134”工作法,即坚持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建强社区党员干部堡垒;用好居民之家、牵手光明行、光明帮帮团三支队伍;探索管理网格化、服务社会化、协商多元化、调解民主化四种模式。通过这一工作法,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引导居民参与自治,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方面,光明社区完善基层民主协商机制,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社区党组织定期组织居民代表召开民主协商会议,共同商讨社区事务,从小区环境整治到公共设施建设,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尊重和采纳。比如居民提出花坛荒芜,希望共建花坛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经过协商后社区使用党群服务群众经费购买花卉进行种植,原本空荡荡的花坛重新变得生机勃勃,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欣赏。同时,社区组建了由党员、志愿者和法律专业人士组成的矛盾调解团队,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像楼上漏水引发的赔偿争议,调解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数次上门促成双方在协商中和解,做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力。
在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上,光明社区积极汇聚各界社会力量,优化基层资源配置。社区与周边企业、学校、社会组织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和社区建设项目。例如,与家政公司合作开展再就业培训,帮助5位失业宝妈找到了工作;与实验小学联合举办“学雷锋”“垃圾分类”等活动,受益学生达到千余人;与烟草公司、农商银行等共建单位开通多条暖心通道,积极开展走访慰问、便民理发等亲民活动60余次。通过这些合作,社区成功构建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在为社区“一老一小一新”群体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方面,光明社区拓展党群服务的覆盖范围与服务功能。社区设立了老年学习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文化娱乐等服务,73岁的徐奶奶等人每周都参加舞蹈班,有规律的活动让她的生活更充实;完善了青少年教育,开展爱国教育、非遗传承等活动20余次,关爱儿童成长,暑假组织的“红色故事宣讲会”吸引了30多个孩子报名,为他们的成长注入了正向的精神力量。此外,社区还关注新就业群体的需求,设立了“工会暖心驿站”,为快递员、外卖员等提供休息、充电、饮水等便利服务,外卖员小李说:“天热时能进来喝杯冰水,感觉特别贴心。”光明社区的“1134”工作法不仅解决了基层治理面临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还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如今,社区环境更加整洁优美,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责编:光中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