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三联两包”活动桥梁作用明显,千余名党员干部“结穷亲”、包项目——
(记者 王新宁 通讯员 张雷 阎健姝 陈曦)春节临近,连日来,新区千余名党员干部陆续走进“三联两包”活动中各自对接的低收入家庭,为他们送去节日物资和新春祝福。
“三联两包”活动在新区已开展了3年,参与其中的党员干部共同的感受是,“联”出了与基层、与群众的感情,“包”出了项目快建设、信访早息案的成果,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新区经济发展,促进了新区社会和谐。
家住马桥子街道西山社区的修忠江老人患有心脏病,家庭生活困难。马桥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聿晓联系他后,逢年过节、老人生日,或是老人生病、有所需求时,王聿晓都会像女儿一样,前去探望,忙前忙后。去年10月,老人辞世。但春节前,王聿晓照例走进了老人家里,“结上对子就是结上了亲,虽然大爷不在了,但是大娘还在,这份亲也就在。”王聿晓说。
海青岛街道东居二社区内的光华市场主营建筑材料,由于商品的特殊性,占道经营是这里的“老大难”问题,“大风起兮尘飞扬”的状况困扰着周边群众。2013年初,联系东居二社区的海青岛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馨娜对这个“老大难”问题上了心。经过深入调研、多方沟通、反复做商户工作,当年4月,在保证商户不搬迁、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海青岛街道通过异地建设库房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环境得到了大改观,周边群众拍手叫好。
始于2011年8月的“三联两包”活动,在新区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中开展,内容为联系一个街道(园区)、社区(村)和低收入家庭,包扶一个发展项目、包抓一个信访案件。据新区党工委组织部统计,活动开展3年来,全区已有70个单位的1215名党员干部,先后与20个街道(园区)、309个社区(村)、1216个低收入家庭、296个发展项目、179个信访案件进行了对接;累计捐助物资531万元,帮助就业308人次,部分低收入家庭基本脱贫;发展项目顺利建设,部分已完工并投用,大约有85%的信访案件基本平息。
新区“三联两包”活动被省委授予2011-2012年度“辽宁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奖”。活动经验被中组部《组工信息》杂志刊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责编: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