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综合信息

新区“数字化城管”运行半年立案3466件,结案3405件,结案率98.24%

信息时间::2015-02-16

字体:[小]

  有了“数字化城管”这个“千里眼”,新区城市管理的盲点、难点正在被消除。记者近日获悉,自去年7月“数字化城管”正式运行到年底,全区共立案3466件,结案3405件,结案率98.24%;22家作业单位自我整改问题12349件,全年核减城维费20.3万元。城市管理引入数字化手段,作业单位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城市管理问题第一时间快速得到解决,市民的投诉量大大降低,满意度明显提高。

  1月19日傍晚,五一路交解放路附近的路灯因故未亮。“数字化城管”巡查员当晚7时许发现故障,利用城管通定位现场,拍摄照片传回指挥中心,系统及时将故障信息转给相关养护单位,及时排查故障。1月20日傍晚,路灯齐刷刷亮起,照亮了市民的回家路。而就在1月20日当天,另一名巡查员发现龙湾路中段一处雨污水井盖破损,巡查员上午10时将信息传回指挥中心,下午4时许,新井盖“继任”,在过去,这样的效率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调出1月份有关数据:1月,共立案446起,除87起道路、绿化类案件因天气原因不具备作业条件转到3月施工外,其余全部结案,且大部分案件的办结周期在2个工作日内。

  新区城建局负责人介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建设管理也随之进入新常态。前几年,大额资金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城市功能基本完善,可建、必建的点位趋于饱和,新常态下,城建工作的重点将转向城市管理。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深化、细化城市管理,切实做到精细化,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切实做到规范化,是城建工作需要研究落实的重要课题,而“数字化城管”无疑是适应城市建设管理新常态的有效措施。

  去年,新区借鉴“他山之石”,在全市率先引入“数字化城管”新模式。在城建局建成指挥中心,搭建数字城管大平台;20余家作业单位和养护单位分别建成闭环式基础设施养护系统,与数字城管大平台对接。同时借助巡查员和市民的力量,以及城管通、智能手机等手持终端,实现城市管理问题“快速发现、准确定责、及时处置、有效监督”。

  今年,新区将推进各相关部门、园区街道数字化平台建设,并逐步把城市管理“八大体系”建设的基础数据纳入平台,实现“数字化城管”平台信息连接到部分部门、园区街道相关处室的电脑终端,形成“动态管理、实时监控、上下联动”的城市管理格局。

责编: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