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新区城市建设管理部门针对城市化和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紧紧围绕“城管上水平,百姓得实惠”的宗旨,大胆实施数字化、社会化、低碳化、精细化的“新四化”改革,使新区城市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新突破。
数字化 开创城市管理新模式
据新区城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新区城建部门在城市部件数据普查的基础上,开发建设了城管通、基础数据、基础设施养护、领导通平台及综合考核评价、市民参与系统,组建了30多人的考核队伍,完善了移动专线、服务器、大屏幕等硬件设施,初步建成了金州新区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实现了城市管理数字化的新模式。
据记者了解,20多家作业单位和养护公司分别搭建了闭环式的基础设施养护系统,与城建局的大平台实现对接,组成了包括市政、绿化、环卫养护作业的综合性数字化城管平台,实现了城管事件与部件的“快速发现、准确定责、及时处置、有效监督”,这一系统平台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截至目前,主城区已有9个街道完成了数字化管理的软硬件配备,即将投入使用。
数字化城管平台运行之后,将城市管理由人工操作向数字化手段转变,作业公司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城市管理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广大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投诉率大大降低,满意度明显提高。
社会化 探索城市管理新经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新区城建部门在城市市容环境社会化管理的探索实践中,通过服务外包引入新的管理主体,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市容管理,建立起疏堵结合的市容管理新机制,大大降低了城市市容环境管理成本,提高了城市市容环境管理效率。
目前,金州城区范围内201条路街野广告清理工作承包给社会化专业公司,已经完成集中清理整治阶段工作任务,逐步向日常维护、精细管理转变。光明街道、中长街道、马桥子街道市容管理社会化运作试点工作已全面开展,集中整治了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光明市场、三里桥市场、新桥步行街等重点区域清理整治效果明显,有效解决了城市难点问题反弹现象。
低碳化 创造城市管理新效益
一直以来,新区城建部门致力于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引入低碳化的管理理念,建设低碳社会。
在项目建设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效率;在供热行业管理中,积极推进浅层地能供热项目,充分利用地下土壤源中的可再生资源,实现集中供热与节能减排的有机统一;开展中水使用调研,通过中水资源再利用,实现循环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实施绿色照明,金州老城区启动“路灯照明监控节能系统”,科学制定亮灯时间,对路灯实行编号管制,完成了城区1万盏路灯的节能改造,全年可节电20%,可节约电费约200万元。
精细化 体现城市管理新精神
新区城建部门按照“一街一景、一路一品”的绿化理念,因地制宜开展精品绿地建设,大力实施城市生态保护;实施“见缝插绿”,开展绿化进社区工作,完善绿地2.3万平方米,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深入研究市政道路、边石、方砖等挖掘后恢复工程的管理,加强审批与过程监管、竣工验收的有机统一,确保恢复质量;下发《维修养护要求》、《挖掘恢复管理规定》,对养护维修标准做了更加具体的规范,明确施工单位和恢复单位的责任,确保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对冬季道路挖掘恢复工艺进行调研,结合自来水冬季施工,开展并形成道路冬季挖掘恢复工艺方案,已得到规划、财政等部门的初步认同;研究使用排水设施收费管理,目前,《排水收费许可证》已经办理完成,正在进一步研究收费的具体操作模式;推进环卫机械化作业,建立健全常态化机械扫保制度,使得全区一、二级道路平均机扫率达到 70%。
责编: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