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小扫车,后面有杂物,请再次清扫”,“收到收到,我立即清扫”。日前,在湾里环卫公司作业指挥中心,记者通过作业指挥中心的大屏幕看到,工作人员用对讲机和前方清扫路面的环卫工人对话后,1号小扫车立即对路面进行了清扫。
传统的环卫管理模式,是将工作人员分区划片,难免存在管理盲区。湾里环卫公司利用智能管理系统,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湾里环卫公司总经理井元波告诉记者,由于环卫已成为高危行业,环卫工人的流动性很大,出现了招工难现象。经过深入思考和外出取经,湾里环卫决定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结合新区环卫管理精细化要求,告别“一只扫帚扫天下”,打造“智慧环卫”。
2013年,湾里环卫购进了4辆吸尘车,在当时全省仅有8辆吸尘车的时候,就开始了环卫机械化作业。成功尝试后,湾里环卫又购进了2辆吸尘车、4辆洗扫车、6辆小扫车和2辆巡查车,从此,所辖机动车道结束了人工清扫的历史。为真正实现“智慧化”,湾里环卫又在18辆作业车的前后分别安装了视频监控探头,在垃圾清运车上装了GPS定位系统,今年又建成了作业指挥中心,视频监控探头信号接入作业指挥中心,通过“千里眼”对18辆作业车及垃圾清运车的运行轨迹、290万平方米的清扫面积远程实时监控,作业指挥中心的大屏幕最多可同时显示36个小屏幕,环卫实时作业情况一目了然,调度更加直观。
一个个视频监控小探头,就像智能机器人一样,发挥着监管效能,使监管精细到环卫作业的每个角落。在作业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工作人员会清晰地看到湾里地区的环卫地图,实时监控当日的道路清扫、垃圾清运等环卫作业情况,足不出户调度环卫作业,让监管变得“无缝隙”。
责编: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