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各部门把“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落实到行动中,当好企业后盾,助推企业发展
(记者 吴宝娟)金州新区推行的“企业联系人”制度,先后安排两批600多名干部,分包辖区600多家企业,成为企业的“后勤部长”。今年以来,新区各部门在积极落实“企业联系人”制度的同时,结合各自工作职能,着力为企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更好的服务,助推企业加快发展。
为给科技、商贸服务业和工业企业注入发展动力,新区财政局将服务前移,主动对接项目,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上半年,共完成科技、商贸服务和工业等3大类企业补贴项目27项。为助推中小微企业发展,新区财政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促成中央、省、市产业扶持政策与新区企业项目对接,最大限度为企业争取优惠政策和项目资金。上半年,共协助申请市级技改项目9个、市中小企业创业发展专项资金4个、市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1个。同时,用活用足财政扶持政策,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进一步增强企业实力。
新区经贸局坚持重点项目“信息化跟踪、保姆式服务”的一对一责任机制。他们将全区每个重点企业都确定专人联系、专人负责,强化服务企业的责任担当,密切跟踪,实时调度,及时解决企业及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对已落地项目做好后期联系和服务,并建立企业服务平台,构建服务企业网络,加强区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在服务企业和招商引资工作中,新区经贸局积极发挥联系和协调作用,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使项目尽快签约落地。组织好项目审查会和重点项目协调会,采取提前介入、重点保障、主动协调等措施,进一步提高项目开工率。及时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动迁、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强化“绿色通道”和服务促进工作,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此外,积极引导企业外资并购,协助恒基水务等项目完成了外资并购。还组织企业参加日本东京国际模具展、全球冷链物流峰会、上海17届国际工业博览会等,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
新区各相关部门还多措并举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今年以来,已有49家企业获得风险补偿贷款,实际放贷11.4亿元;30多家企业获得应急转贷专项资金2亿元,节省资金成本600多万元;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累计吸引2000余家企业、57家金融机构参会,达成融资意向29亿元。积极协调解决动迁、规划、消防、环保等问题,加快推进光洋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步伐。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上半年新注册内资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增长39%、29%、35%……
正是全区各部门以服务企业为抓手,深入企业、主动服务、解决难题……新区“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氛围日益浓厚,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企业发展信心愈加坚定。瑞光集团董事长谷源明深有感触地说,选址新区,我们看中的是新区的区位、政策和投资环境优势,看中的是国家级新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新区为企业提供更加规范化、便捷化、人性化的服务,让政府的服务理念、服务措施成为企业看得见、摸得着和享受得到的便利,这是给企业发展雪中送炭。
市委常委、金普新区、金州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世坤曾表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创造财富的经济主体,广大企业家和纳税人造就了区域发展的雄厚经济基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招商引资为生命线,最重要的就是大力培育尊商重企的区域文化。
在新区这片创业的沃土上,随着眼下新项目竞相落户,老企业纷纷增资扩产,经济发展步伐正在不断加速。
责编: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