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与石墨的化学成分都是碳,但内部结构的不同决定了它们的天壤之别。钻石的碳元素排列结构成就了它的珍贵和价值,而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否亦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正是缘于产业之“变”,在全球经济依旧萎靡的大环境下,金普新区已然激活一池春水,呈现出万象更新、充满生机的“小气候”。
作为第10个国家级新区、东北地区第1个国家级新区,金普新区自去年3月加快建设以来,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勇抢先机,创建了金普新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目前已有232家企业登记注册,入驻企业210多家,开办O2O体验店8家,初步形成企业聚集效应。与韩国流通协会和韩国最大网络零售商平台“金马克”“易贝”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已有20多家韩资电商企业注册入园。小窑湾国际商务区自从丰富了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的发展定位以后,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形成金融业集聚之势,现已进驻大宗商品及权益类交易中心、银行、基金管理中心、资产管理公司等近百家金融及类金融企业,注册资金总额超过40亿元。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出路。金普新区把做优存量、扩大增量、提升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在坚持以增量调结构的同时,致力于做大做精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能级,引进、推进了一批好项目,增强了发展后劲。去年,新区有英特尔等一批具有全局牵动作用的重大项目陆续签约,包括总投资50亿元的宇培大连水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聚脂瓶片项目、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巴赛尔工程塑料项目等。辉瑞制药二期、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汉拿空调增资、中韩基金、鑫通融资、汇程铝业等项目加快推进,柏德皮具等项目即将投产,THK大连工厂、电化电子材料大连工厂、奥镁中国研发中心等项目竣工开业。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各行各业投资意愿走低的情况下,新区招商势头有增无减,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今年,金普新区将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等重大机遇,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双管齐下,对内、对外开放协调并进,大力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储能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以及金融、港航物流、电子商务、旅游、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 吴宝娟)
责编: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