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详情
名 称 大连金普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气象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索引号 wendianke-001004001001-20220715-00001
主题分类 其它 体裁分类 意见
文 号 大金普管发〔2022〕9号 发布机构 文电科
生成日期 2022-07-15 分类 管委会文件
内容概述

大连金普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气象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推进新时代新区气象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促进气象服务全区防灾减灾救灾全过程、生产生活全领域,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气象工作的意见》(大政办〔202121号)、《大连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大政办发〔202133号)和《大连金普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大连金普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大金普管发〔20214号)精神,结合新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聚焦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战略目标,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紧扣新区“一地一极三区”发展蓝图,推动新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在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中争先晋位、走在前列提供优质气象保障服务。

(二)发展目标。2025年,基本建成适应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更加科学完善,气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进一步彰显。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沿海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气象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气象社会管理更加规范高效,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水平显著提高。气象现代化整体实力在全省区县级处于领先地位。到2035年,构建更加完善的“+气象”服务体系,打造具有金普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智慧气象服务新样板,气象保障服务让“市民更满意、城市更智慧”。气象现代化整体实力在全国区县级处于先进行列。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气象灾害预防的先导作用

1.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和工作机制,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与责任人名录库,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监管机制和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基层气象信息员队伍培训,进一步推动气象灾害防御向街道、村屯(社区)延伸,切实解决气象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牵头单位:新区气象局,责任单位:新区应急管理局、各街道)

2.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开展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建立灾害性天气风险影响预报服务。融入“海绵城市”建设,规范管理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开展全区工业园区、产业功能区等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气象灾害联动防御机制。推进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融入中小学科普教育体系。(牵头单位:新区气象局,责任单位:新区教育和文化旅游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应急管理局、各街道)

3.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开展区域自动气象站标准化改造,调整优化站网布局,提高气象监测站网密度,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加强智能网格预报产品的应用,建立新区精细化预报订正模型。提升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多源资料的实时监测分析应用能力,完善重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拓宽传播渠道,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水平。(牵头单位:新区气象局,责任单位:新区自然资源局、各街道)

(二)加强民生和城市安全气象服务,全面提升保障能力和水平

4.强化民生气象服务。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气象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落实“一窗受理”和“一网通办”要求。开展特色旅游气象服务,以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为示范点,开展景区智能化、精细化气象服务;探索开展大型、大客流游乐场的旅游气象服务标准化工作。(牵头单位:新区气象局,责任单位:新区教育和文化旅游局、营商环境建设局、各街道)

5.加强城市安全运行气象保障服务。积极融入大连城市安全发展智慧气象服务示范区建设,提高气象保障服务新区城市安全运行能力,聚焦台风、暴雨、大风、雷电、大雾、冰雹、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与电力、燃气、通信、住建、交通、城管等部门联合开展面向城市供电、供气、供暖、排涝、疾病防疫以及美化绿化、除融雪等专项气象服务,推动气象风险评估服务融入城市安全运行指挥系统。实现新媒体面向公众发布气象相关预警信息(牵头单位:新区气象局,责任单位:新区宣传部、发展和改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卫生健康局、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分局、各街道)

6.强化石油化工行业气象保障服务。开展石油化工行业气象灾害防御服务调查,提供大连地区石油化工行业气象灾害防御服务规范的制定依据。研制开发雷电监测预警平台和基于“行业大数据+智能网格预报”、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产品。建立石油化工企业雷电防御预警联动机制和“直通式”气象服务通道。建立完善防雷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规范石油化工行业防雷安全监管工作。根据石化企业分布特点,实施防雷安全智能监管。完善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牵头单位:新区气象局,责任单位:新区发展和改革局、应急管理局、营商环境建设局、生态环境分局、各街道)

7.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健全新区人工影响天气机构,规范管理体制机制。加大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作业安全管理水平。推进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增雨和燃焰炉作业站点的标准化改造和合理增设。构建智能化作业指挥系统,提高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为抗旱、森林防灭火、污染防治等提供保障服务。(牵头单位:新区气象局,责任单位:新区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分局、各街道)

(三)加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智慧农业气象服务覆盖面

8.提升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推进现代都市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樱桃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开展特色农业气象科研成果业务转化、推广与示范工作。实施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建设标准化行动,开展精细化农业、林业等专业气候资源区划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推进气象融入农业保险服务,切实发挥气象监测预警在农业保险防灾减损方面的作用。(牵头单位:新区气象局,责任单位:新区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各街道)

9.提高海洋经济发展气象保障服务能力。积极融入大连海洋智慧气象服务示范区建设。推进近海养殖区气象环境监测站网建设,开展近海养殖气象服务研究,构建海水养殖气象灾害预警模式,建设区级海水养殖气象服务系统,为新区“海洋牧场”发展建设提供气象保障服务。(牵头单位:新区气象局,责任单位:新区农业农村局、各街道)

(四)加强气象基础保障能力建设,提升全区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10.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化水平。加强气象信息网络基础能力建设,形成更加稳定可靠的网络安全环境。加强气象数据的挖掘与应用,发挥气象数据信息在数字经济、防灾减灾、粮食安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领域的保障作用。推进气象数据与政府“一网统管”服务管理系统的深度融合,推动气象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牵头单位:新区气象局,责任单位:新区农业农村局、营商环境建设局、生态环境分局、各街道)

11.着力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对接大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建立研究型气象业务专家团队,开展特色农业服务、精细化气象服务、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等方向的应用技术研发,构建区级特色鲜明的研究型气象业务体系。建立以实际应用价值为核心的气象科技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提升气象科技成果的供给能力和转化效率。(牵头单位:新区气象局,责任单位:新区科学技术局、农业农村局)

三、保障措施

12.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将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纳入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政府各项工作同推进、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气象工作纳入政府管理考核。(责任单位:新区组织部、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局、气象局、各街道)

13.加强政策保障。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将服务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气象设施和项目建设列入基本建设计划,经常性业务项目建设和维持经费以及支持气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所需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保障气象部门职工享有的各项待遇与新区机关事业单位相同。(责任单位:新区科学技术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气象局)

14.加强人才支撑。积极为气象人才成长搭建平台,将气象领导干部培训纳入地方党校(行政学院)教育培训统筹安排,支持气象部门与有关部门、高校等开展合作交流。支持气象部门与地方开展干部交流,不断改善人才和干部队伍结构。(责任单位:新区组织部、科学技术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气象局、各街道)

 

 

大连金普新区管理委员会

                                                              2022715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