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韩扬)1月14日,新华社辽宁分社副社长赵承一行5人来到新区,围绕东北经济新常态中的亮点及目前经济发展中的困难进行采访。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解学慧接受了记者采访。
解学慧介绍,2010年4月,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金州区合并,组成金州新区。目前,这里拥有美国英特尔、德国大众等来自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进驻,其中世界500强企业69家。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7大产业和电子信息中的集成电路和光电子LED、装备制造中的数控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和模具产业等11个重点领域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其中工业在全区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达到60%,外商投资企业在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达到80%。
解学慧介绍,金州新区这个区域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吸引外资为主、出口创汇为主、发展工业为主;第二阶段是加工贸易;第三个阶段是民族创新。以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这是一家集产品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作为新区民族创新典型,已发展成高端数控技术领军企业,拥有我国第一个全地下工厂,所生产的高端数控机床打破了欧美日在中国高端市场的垄断地位,部分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
解学慧指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应实现“软调整”带动“硬调整”,这其中就包括人才的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高级技术人才,新区政府为此建立了公共培训平台,提供场地和设备,通过与企业和人才对接,由培训学校有针对性培训所需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去年,新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促投资、稳增长和减缓收费政策措施,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诸多困难和挑战,新常态下全区经济总体在合理区间运行。今年,新区将牢牢把握“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个大逻辑,继续抓紧项目建设,努力实现在谈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达产,全力以赴稳增长。
责编: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