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见面会昨日举行,33家中央及省市区媒体聚焦
(记者 吴宝娟 方亮)昨日,进入腊月的大连寒风凛冽,而在新区小窑湾综合一号楼B座3楼会议室,却感受到了空前的热度:来自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网、国际商报、香港商报等33家中央、省、市、区媒体及网络媒体记者,同时聚焦小窑湾——未来自贸区的核心区。市委常委、金普新区、金州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世坤,金普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刘德春,金州新区党工委委员、宣传部长黄文普及经贸局、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管委会负责人出席了媒体见面会。刘德春主持见面会。
本次媒体见面会发布的主题是:借力国家级新区平台,拓宽对外开放渠道,促进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实现新突破。会上,向各级媒体介绍了金州新区2015年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和小窑湾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发展构想等情况。媒体记者就加快推进金普新区特别是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提问。会后,媒体记者参观了小窑湾展馆。
张世坤在介绍情况及与媒体互动交流时表示,国家赋予金普新区“一地一极三区两中心”的战略定位,即:我国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引领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与自主创新的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金普新区承担着我国深入推进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和促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大使命,一定要把政策优势释放出来,放开步子走起来。当前,新区正在全力推动的具体工作包括体制机制创新,招商引资,跨海通道、金州古城及博物馆群等项目,跨境电商、金融核心区建设、航空产业发展等。对此,我们信心很足。希望媒体多关注这片热土,共同见证小窑湾,见证金普新区的发展。
链接:小窑湾已成新区金融产业承接地
2015年下半年以来,小窑湾紧紧围绕新区管委会金融创新工作安排和自身功能定位,重点引进金融类、权益类及大宗商品交易项目,截至目前,共引进了金融和类金融企业82家,总注册资金超40亿元。
其中,大连三生金融资产交易所、东亚能源(大连)交易中心、大连乾元科技文化交易中心、大连东北亚世纪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权益类及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类企业14家,涵盖石油、贵金属、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交易,化工产品交易,股权交易,科技文化产权交易,金融资产交易,文化产品交易等多种交易中心业态;大连融汇东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大连景元投资有限公司等投资类企业11家;中房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房基金(大连)有限合伙企业等基金类企业2家;大连景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保力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资产管理类企业17家;大连太宁商品经营有限公司、大连重山商品经营有限公司等商品经营类企业28家;国大信融(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大通众元(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等融资租赁类企业3家;其它类7家。
众多金融企业已陆续正式开展业务,东亚能源(大连)交易中心于去年11月11日举行了系统启动仪式,大连乾元科技文化交易中心于去年12月16日正式上线交易。此外,3家全国性保险总部以及近30余家金融企业正在积极洽谈推进中。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初显金融业聚集效应,成为新区金融产业的主要承接地。 (吴宝娟 方亮)
责编: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