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金普新区、金州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世坤多次强调,先行先试是新区的最大优势,一定要在改革中激发活力,破解难题。
作为国家第十个、东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金普新区自成立以来,一项项改革便紧锣密鼓、好戏连台。这些改革出现在体制机制、行政审批、行政执法、金融等方方面面,使新区活力迸发。而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这些改革他们可能并不十分清楚,但改变却已实实在在发生在他们的身边。
“工商登记以前的制度设计,在两个方面对大众创业制约很大。”创客郭晓东告诉记者,一个是前置审批,要办很多证才能拿到执照,时间长、程序复杂;一个是必须一址一照。“这逼着像我这样的创业者必须去租商务房,大大增加了创业成本。所以,很多创业者干脆就不干了。”郭晓东说。
为解决郭晓东所说的问题,新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打破羁绊——一个是推出了全市首张“权力清单”,并通过公布权力清单,明晰了各部门的权责,并最终做到所有审批事项进驻服务大厅,实现了“大厅之外无审批”。一个是在全省率先推行“三证一章”审批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企业1个工作日内便可完成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印章备案等事项,并出证出章,这样的速度也创造了“全国最快速度”。在“三证一章”的基础上,新区又进一步推出“四证一章一日办结”、小型餐饮企业“四证联审”等审批方式,在进一步方便企业的同时,效率继续领跑全国。一个是在保税区率先实行了工商注册可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的试点,为创业者提供“集体户口”来注册企业,为他们省下了大笔费用。
作为新区去年改革大戏之一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依然在深入推进,且力度空前,这场改革也使新区的市场活力像井喷一样爆发出来。统计显示,去年,新区新增企业4800余户,同比增长62%。
而在改革中受益的并不仅仅是创客和企业家,还有更多各行各业的人。
身为金州老城区一处广场停车场的管理者,张连贵今年可谓松了口气。
现在的广场,卫生整洁、秩序井然,而据张连贵说,就在去年,这里还是个“闹市区”,大批私家车、黑出租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堵塞交通等现象屡禁不止,市民意见很大。“我找过相关部门反映,但问题被踢来踢去,一直没有解决。”
今年元旦前夕,新区先于全省开始实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将城乡规划、建筑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等8项权力下放到街道,并成立21个行政执法大队,由执法大队行使局下放的执法职能,负责19个街道和大黑山风景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这一改革后,张连贵口中的问题迎刃而解。
“改革不仅解决了推诿扯皮,还避免了交叉执法、多头执法。而且随着执法队员的增加,执法权力的下放,大家的干劲和信心都更足了。”海青岛街道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说。
去年以来,像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这样的改革,新区还有很多。金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甫一成立,便成立了8个专项工作组,全面推进人才政策、扩大开放、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创新社会治理、户籍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同时,积极复制上海自贸区改革试点成功经验,实施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网上办税等多项创新举措。改革创新提升了新区政府效能和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区正昂首向前。 (记者 方亮)
责编: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