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 > 新区动态

“马上办”办出效率“代表作”

信息时间::2018-08-06

字体:[小]

  “非常好!既体现了‘马上办’的效率,又创造性地解决了企业问题,可以当作城乡建设局‘马上办’的代表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金普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鹏宇8月4日下午在其主持召开的专题会议上说。这指的是新区城乡建设局两天内,连夜研究解决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北方)反映的问题,并有了结果。

一个视察中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重视吗?

  这是企业的疑问,也是正常的疑问。 

  8月2日上午9时30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金普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鹏宇参加2018年市政协“一号提案”专题视察,在中冶北方,企业反映相关手续办理、项目落地等方面遇到困难。 

  企业没想到的是,当日下午5时许,疑问就得到解答——李鹏宇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解决企业的问题。 

  会上,中冶北方党委书记、董事长董涛详述了企业遇到的困难,其中之一就是关于大连园区产权办理,“大连园区由紧邻的两个地块组成,但土地当初出让时性质不一样,且在办理相关手续时遇到归属权问题,导致迟迟无法更改用地性质进行合并。”对此,李鹏宇当即安排给予解决,要求相关部门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态度和标准,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想方设法为企业服好务、办好事、解难题,用切实的工作成效为企业困难划上句号,让企业安心发展、快速发展。

问题得到重视,但这是一件棘手事,能马上落实吗?

  “这个问题从搬迁过来就一直困扰着我们,7年多了。从我们与施工单位的法律纠纷解决完开始办理产权证等手续到现在,也已经快3年了。”当年中冶北方大连项目筹建处副处长程玉石告诉记者。 

  中冶北方是中央直属的大型科技企业,凭借多年的设计研究经验,确立了国内黑色金属采矿、选矿领域的龙头地位、球团领域的霸主地位,拥有烧结市场的半壁江山。大连园区于2005年启动建设,至2011年,建成9栋单体建筑,企业占地5.6万平方米。这5.6万平方米的土地,是2006年和2009年分别经土地出让取得,先取得4.6万平方米科研设施用地(土地证为工业用地,与规划用地性质不符),后取得1万平方米科教用地(土地证为科教用地,规划土地前后一致)。9栋单体建筑的规划总图于2011年批复,其中有6栋已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但因企业与施工单位产生法律纠纷,迟迟未竣工验收,又因土地性质不同、分管部门不统一,导致土地产权证被搁浅;3栋(研发中心、体育中心、专家公寓)还没有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存在未批先建等问题。 

  “没有产权证,我们几个亿的建设投资无法形成固定资产进账,在享受出口退税政策的时候遇到非常麻烦的阻碍。”如今,程玉石已经做到了中冶北方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企业一旦出现火灾等极端状况,没有产权,保险公司都没办法办理理赔。”问题不解决,企业发展的“拦路虎”就一直“虎视眈眈”。 

  8月2日下午5时许召开的会议一结束,金普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楚天运马上安排城乡建设局局长张茂民组织落实。8月3日,周五,城乡建设局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立即行动,上午与企业取得联系,对情况进行摸底,下午召开专题会议,召集土地、规划、地籍、法规、不动产等处室的精干力量,反复查阅卷宗,与企业一起连夜梳理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还有其他议题需要加急处理,当晚10时许,城乡建设局的多间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

两天内,企业“压箱底”的问题找到出口!

  8月4日,周六,在下午的专题会议上,城乡建设局将中冶北方问题落实情况作了汇报,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赞扬。 

  今年,中冶北方还启动国家级技术中心搬迁大连战略。如落户新区,将成为大连地区第14家、新区第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支持企业发展,按照简化程序、马上就办的原则,城乡建设局与企业商议后达成如下几点共识,获得初步认可。 

  首先,由城乡建设局承揽后续全部手续办理工作。其次,遵照事实,对两宗土地进行合证办理,重新办理土地批复。再次,通过质量检测方式代替竣工验收,对9栋单体建筑的竣工验收及产权证分门别类加以办理,后续问题随时和企业沟通,随时联络反馈,直到问题划上句号为止。 

  “对于金普新区管委会主要领导马上办的态度,企业非常感动。对于各相关部门领导及负责同志积极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困难的做法,我们深表感谢!”程玉石对记者说,根据后续手续的办理情况,国家级技术中心的搬迁工作也已提上具体日程。如能成功落户,将会实现“世界的铁前技术在中国,中国的铁前技术在大连”的新格局,对增强新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发展潜力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与中冶北方合作、协助该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的大连坤山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俊,也全程参与了整个过程。“现在这种勇于担当、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做法,让人欣慰!”他说,“我从城乡建设局离开时是3号晚上7点多。为了赶进度、早日为企业解决问题,大家都是轮番吃的盒饭。4号下午就有人联系我,本周开始进行相关项目手续的办理!”  (记者 包时光)

责编:新闻中心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