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 > 新区动态

新区生态文明建设从细处着手

信息时间::2018-08-08

字体:[小]

  (记者 张荔娜)记者昨日从保税区获悉,在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新址规划建设中,30多棵松树成了“热点”。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于2003年3月落户新区(原大连开发区),随着学校发展壮大,学院决定扩建并重新选址在保税区一方生态城。新校区用地约900亩,拟建设教学楼、宿舍、图书馆、体育场馆等约40万平方米,规划容纳1.8万在校师生,总投资近15亿元。 

  在新校区用地范围内,按照建设规划的要求,周围的房屋已经拆迁完毕,但有一片自然生长着30多棵松树的小树林,却依然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原来,这30多棵松树是专门留下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虽然这些松树并没有多么高的经济价值,也可以作移植处理,但我们更看中的是其背后的生态价值与人文价值。况且眼下正值炎炎夏日,大树移栽难成活,而留下这些松树,就为校园留下了一处天然地标。”达成这样的共识后,保税区协调建设单位调整了施工方案,对这些树不再实施迁移,而是更好地加以保护。 

  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日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金普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鹏宇到保税区调研时听说后,特别针对此事指出,这件事看似小事,背后的意义却不同。正如总书记所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新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原貌和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作为大连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新区改革发展的试验田,保税区近年来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从观念转变、认识提升入手,从寻常小事、工作细节抓起,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保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不仅仅留下了几棵树,而是生态观念的彻底转变。今后,保税区将更加深入地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强化保护执行力,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新区沃土上扎根。

责编:新闻中心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