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 > 新区动态

中国第一工业团地:大连工业团地

信息时间::2018-09-17

字体:[小]

  大连工业团地是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又一项开全国先河的创举。 

  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大连工业团地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和集中成片开发。通过工业团地的建设,大连开发区得到土地出让金收入,获得滚动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及合资企业的股息收入;同时,有了工业团地,可以建设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基础设施工程,创造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仿真的投资环境,使日本企业在这里得到“日本式的服务”。大连工业团地的成功,树立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一度在我国沿海城市形成样板效应,青岛、天津、苏州、宁波等曾经仿效,苏州工业团地也获得成功。

A:中日互访,为工业团地打基础

  1984年金秋十月,当隆隆的开山炮宣布大连开发区揭开建设序幕的时候,人们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也引起日本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在帮助大连与日本企业开展合作、促进日本企业到大连投资方面,当时的日本兴业银行和东京银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早在大连紧锣密鼓向国家申请更加开放政策的同时,日本兴业银行的顾问正宗猪早夫和会长池浦喜三郎就在东京发起成立大连经济协力会(次年更名为日中东北开发协会)。1985年1月,日中东北开发协会派出副会长田中修二郎率代表团到开发区实地考察,考察中,其介绍的日本中小企业工业团地的情况引起了开发区管委会领导们的极大兴趣。受此启发,1989年5月,日中东北开发协会与大连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举行了第一次中日大连开发会议,正式研讨“大连日本工业用地”的构想,并开始了实质性的磋商。 

  磋商的同时,开发区管委会把大连工业团地列为招商引资的“头号工程”,成立了“成片开发工业团地领导小组”。大连工业团地的具体位置,当时设想是大连开发区第二个五年滚动发展规划中确定的工业区,即在开发区起步工业区以东,北至大黑山、东至湾里沥青场、西至东北大街,约7.4平方公里。后来考虑与日方谈判的需要,将这一片区域划成A(2.2平方公里)、B(2.8平方公里)、C(2.4平方公里)三个地块。 

  但是,大连工业团地项目所涉及的土地、税收和工商等等一些有关问题,是与国家当时的政策相悖的,按照政策条文是行不通也办不成的。例如土地出让,以前土地出让、出租都是批给房地产项目的,还没有工业项目的先例,大连工业团地从表面看是出让土地给外商,但外商不是建商品房出售,是为了吸引工业项目的,这样在税收上就不能按照房地产项目来对待。怎样做?连国家有关部委也不知道。 

  于是从1990年下半年开始,大连开发区派出精兵强将“跑部进京”,与国家有关部委进行汇报沟通,讲清情况,争取国家政策上的支持。199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主持101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大连工业团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批复大连开发区工业团地项目。 

B:红火的开局,非凡的意义

  根据日本几家权威机构对日本企业界的调查情况,中日双方设想,工业团地招商的项目,将以外资企业中的制造业为主,核心日资企业,主要是面向电子机械、精密机械、制造等行业招商,以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出口导向型、资源导向型标准来进行筛选,明确排除用水用电多的消费型大企业,排除污染企业。 

  正如中日双方预测的那样,在工业团地正式签约之后,开局形势非常好。 

  工业团地项目在北京签字后的第3天,大连工业团地就迎来了第一个投资考察团——日本一广毛巾株式会会长越智逸宏一行。越智逸宏在详细考察了大连之后,当即就确定了在大连工业团地的投资意向。 

  此后,大连工业团地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几乎成了一个“景点”,门前车水马龙,迎来送往,客人络绎不绝。仅1992年10月到1993年10月的一年时间里,就有数百家日本企业和团体前来考察、参观,平均每天都有一两家日本大企业和工商团体来考察。 

  1993年6月21日晚,工业团地与首批进入的5家企业举行正式土地出让签约仪式。5家企业共占地8.6万平方米,总投资达3200万美元。企业进区建设使工业团地内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业团地的基础设施竣工大会尚未召开,就已经有7家企业在团地内破土动工了。 

  经过10年的努力,至2002年工业团地正式签约10周年的时候,团地预期转让的土地全部转让一空。 

  大连工业团地是开发区管委会与日本21家跨国公司共同投资开发的。在这21家大跨国公司中,伊藤忠商事、丸红、三菱商事、东京三菱银行、清水建设、富士银行、住友银行、兴业银行、日绵、新日本制铁、三和银行、樱花银行、第一劝业银行、大成建设、兼松、野村证券等都是当时排名世界500强的企业。他们有世界先进的企业和技术,有先进的管理和企业文化,这些都是当时的大连开发区最缺少的。 

  2007年10月,根据中日双方的约定,中日合资大连工业团地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的经营期结束。在15年的发展过程中,大连工业团地内共投资企业77家,总投资额13亿多美元,每平方米投资额达60万美元,投资密度在中国工业园区开发史上位居前列。在这片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年为大连创造80亿元的销售收入、60亿元的出口和7亿元的税收,并向社会提供了3.2万个就业岗位。大连开发区还成立了工业团地社区,为企业及员工提供服务。 

  TDK大连电子有限公司是最早进驻大连工业团地的日本独资企业之一。该公司于1992年进驻大连工业团地,主要生产世界最先进的积层陶瓷电感线圈、积层陶瓷滤波器和共模滤波器、广泛用于手机和汽车等电子产品,现注册资金为7781.6万美元,总投资额为16958.9万美元。经过不断发展,该公司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过渡到技术密集型企业,员工也从4500人“精简”到现在的1900余人,2017年公司销售总额达7.2亿元人民币,利税1.16亿元人民币。“截至2017年底,我们公司已经进行了12次增资扩产。我们还一直为全市各高校提供实习基地,为大连理工大学提供奖学金。未来将致力于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继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TDK大连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丽娟说。
(记者 王兴强)

责编:新闻中心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