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前,一列列驼队满载着东方古国的丝绸、瓷器,穿过荒漠戈壁、高原绿洲,踏出东西方文明的联通之路。千年之后,悠远清脆的驼铃变成列车和巨轮的轰鸣,满载电子、日用、汽车、建材等商品,在往而复始的回响中,奏出“一带一路”的全新乐章。
“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要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的话语言犹在耳,今年中秋节刚过,习近平总书记便来到东北问发展、察社情、看民生,并对东北振兴提出新的时代课题,要求区位条件优越、沿边沿海优势明显的东北地区,对内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和交流合作,对外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
深刻理解和把握总书记要求,金普新区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发挥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以开放倒逼改革、引领发展。
一
事实上,凭借港口优势,融入“一带一路”的梦想已经在新区照进现实。今年1月,保税区经贸合作局与大连爱希宝商贸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中希(大连)贸易项目合作对接会”,希腊驻华公使马努·斯坦泽与中希企业家代表前来参会,希腊特色商品国家馆将落户保税区。金普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保税区管委会主任刘爱民自豪地介绍:“大连保税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是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也是辽宁自贸区的主要承载区。”他表示,国际贸易是保税区重点和优先发展的产业,希腊的橄榄油、葡萄酒、蜂蜜等商品闻名遐迩,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大连保税区愿意作为希腊产品进入中国的第一站。马努·斯坦泽表示,作为“一带一路”欧洲桥头堡,希腊愿加强与大连保税区的合作。
这仅仅是新区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敞开怀抱收获的成果之一。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数年间,新区抓住机遇、协同发展,不但有效实现跨境电商产业整合升级、港口物流产业加快布局、工业制造智能化发展、通关及金融等外延服务积极引入的可喜局面,同时,通过完善外贸促进政策、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建立国际接轨市场监管体系、在推动贸易便利化方面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等,极大促进跨境电商、跨境贸易等企业的发展。来自比利时、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驻华使节在参观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等之后,都表示新区舞台广阔,潜力巨大,很愿意与新区合作。由韩国亚细亚经济日报、荷兰金融日报等27家中外主流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在新区采访后也都说,这里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投资环境优越,非常适合投资。
随着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的发展建设,当前的新区,已成为重要的“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营造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大环境,释放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信号,为未来中日韩、中欧、中俄、中蒙、中非等合作做出充分准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新区开放合作的大门必将越开越大。
二
在新区,每天都有来自我国华东、华北、东南沿海及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的电子产品、日用商品、设备、汽车、建材等在此集结后,面向广袤的欧洲腹地“整装待发”;而欧洲的板材、纸浆、机械零件、汽车配件等进口货源也会抵达在此,借助大连港的海陆双向通道销往目标市场。
“大连拥有辽宁沿海港口的龙头,大连港是我国面向太平洋最近的国际港口,东北三省60%的货物和96%的外贸集装箱经此转运,是名副其实的东北外贸第一大港。具备推动区域经济开发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合的口岸优势。”大连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中欧班列被誉为“钢铁新丝路”,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项重要务实合作举措,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欢迎。由大连港始发的中欧班列,则是这条钢铁丝路上的重要载体。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大连港充分利用遍布东北全境的集装箱内陆集疏运网点,不断加大中欧班列运输业务的开发力度。2015年,大连港中欧班列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成为东北地区惟一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总体规划的港口;2016年1月,大连港与俄铁公司及三星电子三方联手定制的“三星班列”正式开通;2016年5月,“大连—明斯克”国际班列开通;2016年7月,“大连—莫斯科”商品车过境班列开通;2016年8月,“大连—莫斯科”全国首列全冷藏集装箱过境班列开通;2017年3月,“伊尔库茨克—大连”俄罗斯回程精品班列开通;2017年下半年,“大连—新利佩茨克”耐火砖班列开通;2017年10月,国内首条直达斯洛伐克的“大连—布拉迪斯拉发”中欧班列开通……短短两年,多条班列线路和产品的密集上线,使得大连港中欧班列进入发展速度与质量同步上升期,品牌影响力日渐增强。“中欧班列已然成为我们融入‘一带一路’的强劲引擎,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继续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大连力量。”大连港集团该相关负责人表示。
“受益于‘一带一路’的政策,我们将大幅度推进进出口业务。”速亚动力总成零部件(大连)有限公司商务经理李瑞卿告诉记者,“一带一路”辐射作用巨大,公司成品零件和精冲件可通过“一带一路”销往大众集团在欧洲的变速器厂,增加出口创汇,预计今年便可实现两种产品的大批量出口。不但新区企业受益,用户体验佳、性价比优越的中欧班列,更是为长城汽车、三星电子、远东森林工业等国内外企业压缩了时间成本,加快了资金周转率,让走上“一带一路”的企业和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为大连、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巨大想象空间和现实可能。
三
“一带一路”倡导合作共赢的共享精神。吉布提是“一带一路”上重要的衔接点,2016年,吉布提政府、大连港集团、招商局集团等共同签署吉布提自贸区项目投资协议,作为推广中非合作的示范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2017年底部分入园企业投产。协议的签署,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大连港集团对吉布提新多功能码头股权收购的进程。除资本输出外,大连港集团还积极推动人才输出和技术输出,由集团自主开发的集装箱码头作业系统已销售至沙特等国家。
合则强,孤则弱。为服务“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大连海关推出一系列举措。其中,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今年年初,大连海关对辖区口岸以对外承包出口监管方式出口的一批援建物资进行海上通关监管保障。该批物资为柬埔寨贡布深水港15000吨码头港池与航道疏浚设计施工项目作业所需物资,项目由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于2017年底开始承建,建成后可以满足15000吨码头运营需要。企业计划以半潜船运输方式调遣施工船等物资前往柬埔寨,可是为满足作业条件,企业需要更换港口进行海上作业。大连海关在确保监管到位的前提下,为企业提供监管服务保障,不但开辟快捷审核通道,还进行全方位流程跟踪,为该批物资快捷通关提供保障。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优秀的产业资源及科学勾画的发展格局,需要积极对接的态度以及寻求共建的愿景,需要优势互补的产能及抱团开发的合作,更需要稳固、主动且便利的国际化营商环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要求,新区上下正抓住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营商环境,尊重市场规律、增强法治意识、拓展国际视角,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姿态和活力澎湃的精神,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阔步走向更远的远方,在大连、辽宁和东北振兴发展中书写好金普篇章。 (记者 王敏 通讯员 曹天庭 宋成明)
责编: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