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 > 新区动态

“金普经验”在全总工作会议上交流

信息时间::2018-12-12

字体:[小]

  (记者 张荔娜 方亮)全国总工会深化集体协商工作规划(2014-2018年)总结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金普新区总工会应邀参会,并作题为《建立六项制度 有效破解难题 积极构建协商共赢的劳动关系》经验发言,得到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与会代表们的广泛关注。近日,《工人日报》对全国总工会深化集体协商工作五年规划成果进行报道,金普新区总工会和江苏省总工会、北京市总工会、湖北省总工会、四川省总工会的先进经验被重点报道,其中,以《建立六项制度构建协商共赢关系》为题,报道了金普新区总工会创新集体协商工作、解决“三多三难”的做法。 

  据统计,新区现有企业总数约5万家,其中外资企业近5000家,工会会员人数45万人。外资企业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多、青年务工人员多,企业管理难、关系协调难、矛盾解决难,这“三多”“三难”是新区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2011年以前,工资调整是新区劳动关系的主要矛盾,随着企业转型升级,职工利益调整中的劳资双方争议成为新区劳动关系面临的新挑战。近年来,按照《全国总工会深化集体协商工作规划(2014-2018年)》的要求,新区总工会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理念,创新发展区域集体协商制度,从建立健全区域协商、外企联络、策略培训、咨询指导、严把关口、主席保护六项制度入手,充分发挥企业工会、外企联合会、区域工会作用,推动劳动关系双方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群体性劳资矛盾逐年下降,维护了区域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这六项制度分别是: 

  ——着力开展“区域协商”,破解企业工会“势单力薄”难题。由区总工会出面代表全区外企工会与外企商会组织代表进行多轮沟通,就下一年度工资调整相关事宜通报情况、交换意见、达成共识,确定当年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标准和指导性意见。同时,面对面指导、分期培训,并发布当年工资协商参照标准,推动依法开展协商。 

  ——建立“外企联络”制度,破解外企工会有效覆盖难题。成立外商投资企业工会联合会,由区总工会副主席担任外企联主席,大型外企专职工会主席担任副主席,下设9个工作站,并由区总工会工作人员担任联络员,实现区总工会和工作站的组织和权益维护双重覆盖。 

  ——建立“咨询指导”制度,破解基层协商意识淡化难题。为职工提供全方位咨询指导,建立微信公众平台,随时向全区职工推送协商知识,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建立工会QQ工作群,提供专业律师答疑解惑。此外,区总工会法援中心常设信访和法援窗口、职工维权热线,拥有150多人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调处成功率100%。 

  ——建立“策略培训”制度,破解职工方协商能力提升难题。新区总工会为企业工会提供精准服务和提升其协商能力,建立专家指导员队伍,邀请外企高管定期为企业工会授课,让企业工会主席能看懂企业的财务报表,摸清谈判区间,提出高质量建议。 

  ——建立“五项把关”制度,破解集体协商形式化难题,即把好源头控制关、把好程序规范关、把好协议质量关、把好职代会审议通过关、把好履约监督关。同时,还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台账机制、集体协商工作竞赛机制,推动集体协商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建立“主席保护”制度,破解维权者被侵权难题。新区总工会为解除企业工会主席的后顾之忧,建立了“三有机制”,即换届选举有监督、履行职责有后盾、被免离职有说法,确保不让一名优秀企业工会主席受到不公正待遇。

责编:新闻中心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