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亮)昨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推广电视电话会议,将向全省复制推广36项辽宁自贸区创新实践案例。其中,12项来自大连自贸片区。
这12项创新实践案例分别为:政府职能转变方面的大连自贸片区行政许可标准化、大数据平台助力事中事后监管、无偿提供项目用地实测地形图、自贸商事案件集中管辖、知识产权仲裁创新、小微企业银税互动机制;投资便利化方面的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创新模式、环保禁止性规定“提前告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告知承诺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改革试点、企业“集中登记场所”风险管理;贸易便利化方面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关+物流”服务体系。
其中,小微企业银税互动机制通过税务部门和银行之间的信息共通,将企业的纳税美誉度转换为贷款信誉度,有效地破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慢、贵,以及银行的小微企业放贷选户难、风险大、不良贷款率高的两难问题,促进了自贸区内的小微企业发展。目前,合作银行已达16家,累计发放贷款552.6亿元,惠及5822户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创新模式,通过简化事前审批加强事后监管、将审批流程划分为4个阶段与其他事项并行推进、实行区域评估和联合审查、深化告知承诺制、统一审批平台等措施,将审批事项由21项减为8项,审批时间由原来的22天缩短到18天。
大连自贸片区自挂牌以来,始终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紧盯主攻方向深化制度创新,全力推动片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相继出台225项政策措施,复制推广改革创新经验173项,形成171项制度创新成果,完成总体方案任务的82%。已有31项改革创新经验和创新实践案例向全省复制推广,占全省的38.27%。
责编: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