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 > 部门动态

新区生物医药产业打造发展优势潜力股

信息时间::2015-06-08

字体:[小]

  日前,记者从新区经发局了解到:今年1-4月,新区生物医药企业实现工业产值50.76亿元,同比增长9.56%。在新常态下,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无疑成为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的一抹亮色。而实际上,近三年来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增速就没下过两位数,去年更是实现工业产值达150亿元的新突破。不仅如此,随着一批重大产品从前端研发向产业化发展阶段延伸,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已经迈入了高速成长期,增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产业集聚高等特点日益显现。

  产品有潜力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强

  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一直被视作新区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瞄准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新区积极招大引强,扶持了一批核心骨干企业。这些骨干企业通过积极致力于产品研发,迅速抢占市场先机,而始终保持着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国际医药产业巨头辉瑞制药的大连工厂堪称业内翘楚,其凭借立普妥、络活喜、万艾可等50多种的创新药物始终占据着市场优势,去年公司实现主营收入122.38亿元,同比增长17.01%;石药集团远大(大连)有限公司经过11年的科技开发与投入,已获多项国内外专利,其上市销售的国家一类新药欧迪贝被列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项目。

  截至目前,新区已形成了覆盖原料药研制、疫苗研制、新药研制、生物技术服务、保健品、功能食品、医疗器械等,涵盖一二三产的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在高端研发与技术水平引领下,新区生物医药产业沿着清晰的发展路径步子越迈越大,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2014年,新区生物医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5.3亿元,同比增长12.3%。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亿元的企业达10家,利润总额过亿元企业3家。

  产业化提速新药创制进入新时代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新区生物医药产业新药创制领域已经开始从前端研发向产业化发展阶段延伸。尤其是珍奥核酸、华立金港、石药远大等民营企业,在新药研发以及市场拓展方面收获颇丰,彰显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及实力。

  在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个个今得瑞胶囊产品正被工人们熟练地装进药盒。“这是我们自主研发出来的产品,像这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们这有30多种。”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时,语气里透着满满的自豪。据介绍,珍奥今得瑞胶囊是珍奥集团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强强联手研制八年所得,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改善中老年退行性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作用,在辅助治疗老年退行性记忆力减退,预防老年痴呆发生方面有显著作用。该产品自去年研发投产以来实现销售收入4400万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目前,该产品已经被新区经发局申报为辽宁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

  此外,新区原料药研制领域的骨干企业联化化学、九信生物化工充分把握国际行业动态,在国际市场树立起品牌旗帜,去年,两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实现278%、83%的爆发式增长。

  产业孵化器打造集群化发展福地

  随着生物医药企业的成熟,新区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生物医药研发中心等孵化器也向着更专业化的模式发展,其通过积极对接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在招才引智、科技研发、成功转化方面做足文章,开创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新局面。

  “有人说,生物医药行业就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事实上,一些生物医药企业也往往会因为‘烧不起钱’而难以维持下去。可政策的支持,显然让企业创新有了更多的底气。”采访中,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联合体负责人介绍,正是依托双D港的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新区生物医药企业已实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4项;国家863计划研究课题4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3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项;省市级科技成果奖5项;国家治疗用生物制品一类新药4个;具备产业化条件的项目近30项;获得国家专利15项;先后吸引30多位专业学术带头人进驻双D港。

  此外,为提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成果转化及工程化水平,双D港生物医药产业园还先后引进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药新药研发中心及中药现代化工程中心,并以沈阳药科大学为技术依托建设了新药物制剂中试平台等。这些项目覆盖了基因工程实验、微生物实验、细胞培养、蛋白质纯化、中药新药开发、中试化研究、临床前服务等。

  从资金到技术、再到人才,从科研到生产、再到流通,有利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各生产要素,正不约而同地流向这里。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效应,正在新区不断显现。(记者孙艳萍通讯员丛黎明李华川)
 

责编: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