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深度要达到5-6厘米,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就像跟着节拍器做动作一样……”近日,大孤山街道红星社区红十字会协助金普新区红十字会,在大连金普新区“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主题慈善大集活动现场,开展心肺复苏(CPR)及“三献”知识宣传活动。活动以“专业讲解+实操体验+知识普及”的形式,将急救技能与“三献”知识送到居民身边,让守护生命的“必修课”变得通俗易懂、可学可用。


活动现场,来自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师资担任“主讲老师”。她们先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语言拆解心肺复苏的核心意义——在心脏骤停后的“黄金4分钟”内实施有效CPR,能大幅提升抢救成功率;随后以人体模型为演示工具,从判断意识、呼救报警,到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对每个步骤进行细致讲解,尤其强调“先按压后通气”的操作原则,并纠正了居民常见的“按压位置偏移”“力度不足”等误区。


“光听不练假把式”,实操体验区始终人气高涨。在应急救护师资的一对一指导下,居民们轮流上前实操:部分居民起初因力度控制不当导致按压深度不足,经师资手把手调整手部姿势与发力方式后,很快掌握了操作技巧;还有小朋友在家长陪同下尝试按压,师资特意降低力度要求,用趣味化语言讲解急救重要性,让孩子从小种下“守护生命”的种子。参与居民纷纷表示,这种“手把手教”的方式比看视频、读文字更直观,真正把急救技能学到了手。


除心肺复苏实操体验外,活动现场还通过宣传展板、知识手册等载体,同步普及应急救护与“三献”(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知识。色彩鲜明的展板以漫画形式,展示了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法)、常见外伤处理等实用技能;发放的宣传册则详细介绍“三献”的政策流程、健康要求及社会意义。不少居民驻足翻阅手册,向现场志愿者咨询无偿献血适宜年龄、造血干细胞捐献影响等问题,志愿者均耐心逐一解答。
此次活动不仅帮助居民掌握了心肺复苏等关键急救技能,更唤起大家对急救知识的重视及对“三献”事业的理解。下一步,红星社区将持续聚焦居民健康需求,开展更多贴近生活的健康科普活动,让守护生命的知识与技能走进千家万户。
责编:大孤山街道